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屯溪区 > 屯光镇 > 浯村村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浯村村

地名: 浯村村 隶属: 屯光镇
区划代码: 341002100205 代码前6位: 341002
长途区号: 0559 邮政编码: 242700
车牌代码: 皖J 行政级别: 村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浯村地处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东郊,与歙县王村镇仅一桥之隔,距黄山市中心城区13.5公里,系丘陵地貌,三面环水,土地总面积4049亩,其中草皮沙滩约300亩,既无干旱之虑,也无水患之忧。农业资源丰富,目前全村耕地面积813亩,其中水田750亩,人均约0.7亩。村北面有80多亩的防风林带。山林主要位于在村南面河对岸,林场面积共1832亩,非林地面积224亩。森林覆盖率70%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山谜窟”坐落在其中。

二、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浯村民风淳朴、勤俭持家、艰苦创业、乐善好施。建村至今已有约17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载上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历史上浯村又名洪村(以洪姓居多)、环溪(三面临江)、渔村(村民以渔为业)。明正德年间,吴郡士大夫和南山朱昌积友,爱此地山环水绕,景致如画,因爱至深,曰浯溪(吾之溪意),故曰浯村,今浯村由此而来。

浯村以其特有的地貌和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著称,在其境内拥有大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001年5月20日-总书记视察黄山时亲自命名的“花山谜窟”,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便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此外还有位于村西对河、花山谜窟东首的石壁山等。悠久的历史曾为浯村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如胡家水碓、朱氏大祠堂等,可惜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人为的破坏,这些人文景观甚至于部分自然景观都已荡然无存。

三、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浯村共有人口1370人,355户,8个村民组,其中农业人口1140余人,暂住人口230人。现有党员33名、预备党员3名、建档对象2名。

新农村建设以来,浯村的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省人大协调落实项目资金70余万元,采取片府投资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分三年给予租赁村民补助的方式,扩大租赁土地130亩,建成总计320座200亩的标准钢架大棚。并成立了屯溪区首个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并以此带动,促进了种殖业的健康发展。

2、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实施,完成了村庄内部主干道和街道的亮化工程,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筹集资金6万余元,重新修建了浯村亭、投资4.1余万元,重新修建了浯村渡口,并修建了从渡口通往下沅农田长约600m、宽1.5m的水泥路。积极协助篁浯公路改造拓宽工程,努力提高村内道路质量,完成村内主干道升级改造工程和相着排水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人了良好的出行环境。全面落实以“三清”为目标的环境整治,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的基础上,筹集资金2万余元,修建了15个垃圾池和排水设施。

3、积极配合新安江综合开发项目征地、租地工作在花山谜窟桥下200米处建一座花山橡胶坝需征租土地100余亩,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村两委干部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加大对村民的宣传,使村民认识到项目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大家努力,在短短一月把征地租地工作按要求如期交给施工方,保证项目正常施工。

四、经济发展情况

浯村党支部以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总要求,以争创党建工作“先锋村”为主线,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以创建“五个好”支部为目标,强化班子建设,不断夯实党组织的凝聚力。一年以来我们党支部始终牢记-总书记“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的讲话精神,从提高自身能力入手,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党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班子的虎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一是不断提升两委班子工作能力。严格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合理搭配现有班子成员;二是加强班子成员廉政勤政建设。班子成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每年签廉政建设责任书,并接受终民主评议;三是完善村级阵地的建设。浯村现有村部面积42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按照“三全十有”的标准建设完善;四是强化成员之间团结合作意识,心齐气顺的氛围愈加浓厚。支部与村委会各成员之间经常交心通气,凡涉及重大问题都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并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村两委班子的每个成员,纳入年终考核,与年终报酬挂钩。

(二)以创先色优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培养。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严格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精心组织,成立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各个阶段工作任务。活动中,社区根据镇统一部署,组织党员开展活动:①学习培训(召开党员动员大会及培训);②发动宣传(制作条幅、黑板报、开展了活动公示栏);③对照“五好”要求和标准,开展了党组织承诺,党员承诺制;④公示党组织承诺和党员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活动的开展,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在学习制度上,不断增强党员自身驾驭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管理,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推进“三务”公开,打造阳光工程

以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推进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

①公开形式统一,灵活多样,提高群众知晓率。

在开展公开形式上,采取了多种灵活有效方式。一是公开栏公开,利用交通要道设置党务、村务和财务的公开栏,以便群众观看监督。二是以会议形式公开,定期或不定期如召开党员议事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组长会议,党员会议,两委扩大会等形式,实行村务公开,扩大知晓面。三是以宣传资料的形式公开,对重大村务内容事项制作专门的资料,印发到每家每户,做到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②公开内容,既有重点,又全面具体,提高群众信任度。

我村对历史遗留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村级财务管理,自镇成立会计服务中心以来,村财务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村财务收支和村民所关心的事项费用的发放公开的可信度明显加强。

③公开的管理既有制度,又力求规范,提高公开的实效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村务公开领导小组,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明确责任。

二是规定公开时间,每季度(十五日)按区镇要求公布党务、村务、财务工作,专项内容根据上级规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按时公布。

五、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社区党员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调动大家主动参平安村建设活动,争创市级模范综治工作站,围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标准,加强创建建设领导组织,书记亲自抓,专职干部具体抓,村民代表配合抓,上下联动,加强自治组和群团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将党建工作与村民自治管理相结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外来暂住人口,重点人员进行摸排,确保治安稳定、扎实开展反-工作,利用展板、标语、宣传单、黑板报和召开会议的形式,全面大力开展反-警示宣传达室教育工作,提高广大村民崇尚科学,反对-的意识。

六、加强对乱搭乱建未批房屋建筑的宣传,遏制乱搭乱建行为的蔓延。

①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相继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政治法规,使党员群众认识到乱搭乱建的危害性。

②积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未批先建,危房改造做到一户一档,党员干部带头不做违章建筑

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宣传力度不过大,针对性不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意识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反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几年来,浯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实现村集体收入近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300元,被评为市党建工作集体,区“文化之乡 ”、“平安村”、“文明村”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到浯村村附近的景点: